純美蘋果園
TRPG討論區 => 研討區 => 5版 討論區 => 主题作者是: 子虚子 于 2024-09-27, 周五 12:27:55
-
好像有人说过,去年是“翻译年”;其实何尝有什么了不起的翻译,不过又给翻译暂时洗去了恶名却是真的。可怜得很,还只译了几个短篇小说到中国来,创作家就出现了,说它是媒婆,而创作是处女。在男女交际自由的时候,谁还喜欢和媒婆周旋呢,当然没落。后来是译了一点文学理论到中国来,但“批评家”幽默家之流又出现了,说是“硬译”,“死译”,“好像看地图”,幽默家还从他自己的脑子里,造出可笑的例子来,使读者们“开心”,学者和大师们的话是不会错的,“开心”也总比正经省力,于是乎翻译的脸上就被他们画上了一条粉。但怎么又来了“翻译年”呢,在并无什么了不起的翻译的时候?不是夸大和开心,它本身就太轻飘飘,禁不起风吹雨打的缘故么?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,试来译几篇。但这就又是“批评家”的材料了,其实,正名定分,他是应该叫作“唠叨家”的,是创作家和批评家以外的一种,要说得好听,也可以谓之“第三种”。他像后街的老虔婆一样,并不大声,却在那里唠叨,说是莫非世界上的名著都译完了吗,你们只在译别人已经译过的,有的还译过了七八次。记得中国先前,有过一种风气,遇见外国——大抵是日本——有一部书出版,想来当为中国人所要看的,便往往有人在报上登出广告来,说“已在开译,请万勿重译为幸”。他看得译书好像订婚,自己首先套上约婚戒指了,别人便莫作非分之想。自然,译本是未必一定出版的,倒是暗中解约的居多;不过别人却也因此不敢译,新妇就在闺中老掉。这种广告,现在是久不看见了,但我们今年的唠叨家,却正继承着这一派的正统。他看得翻译好像结婚,有人译过了,第二个便不该再来碰一下,否则,就仿佛引诱了有夫之妇似的,他要来唠叨,当然罗,是维持风化。但在这唠叨里,他不也活活的画出了自己的猥琐的嘴脸了么?前几年,翻译的失了一般读者的信用,学者和大师们的曲说固然是原因之一,但在翻译本身也有一个原因,就是常有胡乱动笔的译本。不过要击退这些乱译,诬赖,开心,唠叨,都没有用处,唯一的好方法是又来一回复译,还不行,就再来一回。譬如赛跑,至少总得有两个人,如果不许有第二人入场,则先在的一个永远是第一名,无论他怎样蹩脚。所以讥笑复译的,虽然表面上好像关心翻译界,其实是在毒害翻译界,比诬赖,开心的更有害,因为他更阴柔。而且复译还不止是击退乱译而已,即使已有好译本,复译也还是必要的。曾有文言译本的,现在当改译白话,不必说了。即使先出的白话译本已很可观,但倘使后来的译者自己觉得可以译得更好,就不妨再来译一遍,无须客气,更不必管那些无聊的唠叨。取旧译的长处,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,这才会成功一种近于完全的定本。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,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,七八次何足为奇,何况中国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。如果已经有,中国的新文艺倒也许不至于现在似的沉滞了。三月十六日。
-
但“批评家”幽默家之流又出现了,说是“硬译”,“死译”,“好像看地图”
读此句有感:
不要单纯为了标新立异而毫无来由的使用非翻译常用字
-
但“批评家”幽默家之流又出现了,说是“硬译”,“死译”,“好像看地图”
读此句有感:
不要单纯为了标新立异而毫无来由的使用非翻译常用字
还有一种Monotype,是在版上作画,再用纸印,所以虽是版画,却只一幅的东西,我想只好译作“独幅版画”。会中的说明书上译作“摩诺”,还不过等于不译,有时译为“单型学”,却未免比不译更难懂了。其实,那不提撰人的说明,是非常简而得要的,可惜译得很费解,如果有人改译一遍,即使在闭会之后,对于留心版画的人也还是很有用处的。
——《记苏联版画展览会》,且介亭杂文末编
-
鲁迅真是宝库,和教员选集组成了我二十年来的床头精神食粮
-
发生什么事了?×∞
-
发生什么事了,突然来这么一贴
-
吴妈,我要和你跑团!
-
不晓得,但我会尽量为我的译本规则语言准确性负责 :em032
自然语言就算了,我的文学造纸就如同英语水平一样丈育
另外重译真的很有用,近期译一份怪物图鉴在参考相关材料时就发现两处疑似误译的 :em006
-
我不是译者,也没什么资格评论翻译组,我就劝子虚姥爷填填您优化区的坑罢
-
提倡复译!但是之前是不是说翻译组最好不要撞,可以最大化翻译组的工作成果
-
提倡复译!但是之前是不是说翻译组最好不要撞,可以最大化翻译组的工作成果
最好不要撞和提倡复译不冲突啊,不要撞是为了不浪费优秀译者的人力资源进行重复劳动,复译是显然你已经觉得那个版本完全不行了那完全不算重复劳动。
尤其是机翻更是鼓励大撞特撞狠狠地撞。
-
树人大师文章见解犀利,值得大家学习。苦力众的辛劳和成果广受水友称赞和信任,但莫要把这种称赞和信任当做可以用来换取利益和虚荣的资本,打压同行只会蛋糕越来越小,争执牛耳更是舍本逐末。
再重复一次:我不想看到果园变成又一个NGA
-
唉,NGA
-
唉,打压同行